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常见问题 » 防爆工具“杀价”的怪圈是如何突破的

常见问题

防爆工具“杀价”的怪圈是如何突破的

发布时间:2012-09-04

防爆工具“杀价”的怪圈是如何突破的:

        我市防爆工具生产企业达130多家,年产矿用防爆电器、厂用化学防爆电器、爆炸性危险场所、矿用线缆、矿灯、风机等产品占全国65%的市场份额,产值50多亿元。与其它行业一样,这一行业也深受“杀价”之痛。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,市防爆电器行业协会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会员企业的支持下,尝试建立联合应对体系,冲破“杀价”怪圈。当低压电器普遍深陷价格战泥沼的时候,我市防爆电器行业却如一匹“黑马”,去年以来,产品价格不但没有下降,反而稳中有升。这背后是因为政府、协会、企业共建了一个联合应对体系,不断尝试,开始冲破“杀价”怪圈。这给困扰政府与企业已久的“压价竞争”难题的破解提供了一种可能。

        每个企业根据定档类别分别向协会交纳质量保证金6万元(A类)、5万元(B类)、4万元(C类),同时推行同行议价和行业自律工作。若企业违反有关要求,或因产品质量被查处的,保证金转为协会质量发展基金,企业不再收回。去年元旦,各会员企业开始执行行业水平价销售产品。为了支持这项新制度的有效开展,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,尤其是加大对无证无照企业、个体黑窝点的查处力度,为防止“低价竞争”反弹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。经过一年整治和共建,防爆工具中电器行业基本上走出了“杀价”怪圈。

       “压价竞争”是一种传染病,几乎感染给了乐清每一个制造行业。像C45开关,跨国公司报价3美元以上,而柳市出口日本单价大概人民币8元。令人不可思议的是,去年在能源、原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,低压电器等价格反跌。当前,柳市低压电器行业毛利只有6%左右,净利更加少得可怜。不少企业已经出现亏损,只是为守卫市场份额而苦苦支撑。去年,我市有关部门召开了一次电器行业座谈会,商讨“遏制跌价”。会上,大小老板痛陈“杀价”之弊,会后,温州电气行业协会出台了成本价格备忘录。但是,备忘录墨迹未干,价格战就又开打了,令企业和本地经济都“很受伤”。

        行业协会属民间社团,目前基本上还停留在自我发育和行业整合阶段,尽管影响力有限,但作为一种桥梁,沟通政府与企业,通过采取制定质量保证价、打击假冒、舆论宣传等治理手段,维护行业自身利益,制止企业之间竞相压价造成的混乱局面,应该是大有作为的。防爆电器行业协会的尝试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。